#專欄 #莎莉絮語
|| 生活的減法 ||
近年流行「斷捨離」,認為透過「斷絕不需要的東西、捨去多餘的物品、脫離對物品的執著」,可以讓心情變得舒暢,讓人生變得輕鬆。但我發覺,其實斷捨離的重點不在於捨棄多少物品,而是透過過程,重新了解自己,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甚麼。
一直以來,大掃除對我來說都很困難,因為每次當我翻出那一大堆雜物時,總會有種深深的無力感,結果收拾過後許多物品都捨不得扔棄,最後通通物歸原位,甚麼改變也沒有發生,還會弄得自己身心疲累。
這幾年來頻密去旅行,每次收拾行李時,才發覺自己根本用不著那麼多物品。一個小小行李箱,已經足夠自己走到世界盡頭,於是漸漸知道自己對物品的選項:例如服裝盡量挑選素色、間條等易襯搭的衣著,一些簡單的護膚用品等,已經足夠應付日常所需。
去年因為疫情關係,雖然不能旅行,但生活上也嘗試了許多新挑戰,促使自己重新思考關於「甚麼才是對自己真正重要」的問題。也許正因為如此,去年收拾時,我竟然前所未有地決斷,把一直不捨得掉棄的物品通通捐贈出去,而且整個過程,只在幾個小時內完成,連我也驚訝於自己竟能收拾得如此迅速。
「有東西增加,就減少點東西。」
剛巧在看松浦彌太郎散文集《今天也要用心過活》,其中一章也有提及生命中的減法,就是用心過活的秘訣。
其實斷捨離不單指物品,生命某程度也是在增加與減少中循環:年輕時不斷地去嘗試,努力增加知識、見聞、財富,到足夠了解自己後,慢慢地減去,到晚年洗盡鉛華,才總能明白甚麼是雲淡風輕,看破紅塵。
去年因為疫情的出現,讓整個世界都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,逼使自己跳出舒適區,讓我一直簡單的生活都起了變化,漸漸步向複雜,過程中真的用盡了力氣。
「難道就不能一直簡單生活嗎?」但後來又想,大抵人生必須先不斷體驗,才能明白真正對自己重要的是甚麼。要看破紅塵,還是必需先在紅塵中打滾一番吧?我期待有天也能輕鬆把人生中所有事情如物品般斷捨離,獲得真正的平靜。
世界很複雜,要保持單純也不易,盡量保持物品簡單,起碼在現實中保留一個空間讓自己喘息一下。新一年,如果自覺活得太複雜太勞累,不妨開始一下減法,讓自己活得輕鬆一點吧。
//新一年,決定多寫點生活感悟。生活縱然難過,但每每就是在這樣的日子,更要求自我覺察,越了解自己,就越有力量,去面對世界的挑戰。
IG :walking_travel